close

一般從第一次痛風發作後 , 到第二次之間 , 有人只有短短的幾天, 有人則是一隔數年, 這完全得看患者的生活作習與體質來論斷 , 醫界也沒所謂的標準值. 但比較確認的是 , 當開始發作後, 如果生活作息沒有改變 , 或著是體內生成或排出尿酸的管道 , 沒有改善 , 接著而來的尿酸沉澱 , 所造成的疼痛, 將只會越來越多, 而不會越來越少.

有些醫師將體內比喻一個大水缸 , 一缸水能稀釋尿酸的濃度是有一定的限量. 當尿酸濃度還在可以維持的範圍中 , 尿酸會懸浮在血液裏較不易沉澱 , 但相對的隨著時間越久 , 濃度越來越高時 , 就會因為四肢軀幹末稍的溫度較低,  進而成為尿酸結晶 , 卡在骨骼關節或是軟骨上 , 稍加刺激 , 就會引來免疫系統的發炎現像. 也因此 ,尿酸的治療難易度與患病的時間有一定程度的關係.

通常西醫在檢驗高尿酸血症的確診 , 是由血液的生化測試, 以及24小時的尿液留存. 透過血液裏的尿酸值於尿液中的尿酸代謝所計算 , 確認是為尿酸排出不良, 或是肝臟合成過多. 在近幾年來 , 西醫在針對這些不同的尿酸生成代謝的控制, 有著程度的進展. 患者可以依照醫師的指示, 每日服藥以達成血液尿酸值的衡定.

就拿我個人的例子來說. 我屬於尿酸代謝不良型. 服用Benz(本補麻隆) , 是一般治療尿酸常用的藥. 主要是抑制腎臟腎小管對於血液中的尿酸再吸收的藥效. 投予一般的量, 大多約一個星期, 尿酸值都可以達到理想的標準. 算是很不錯的藥效.

只是 , 一開始用藥時,極可能因為尿酸值的改變 , 造成原本在關節處的尿酸結晶因而大量繃解, 如此就又會喚起免疫系統加以攻擊, 有時疼痛的程度, 遠比沒服藥前來的高. 通常一般醫師會解釋為 , 只有一開始會如此, 過一陣子就會平衡了, 但事實上 ,除非你是第一次患症 , 要不以經驗來說, 願意服降尿酸藥, 多是有一定程度的病史了, 相對的尿酸要真的代謝平衡,  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. 雖然血液檢測的值, 是那麼的漂亮 , 但其實在關節末梢仍殘有大量的尿酸結晶. 這跟抽血的事實有著相當大的落差呢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rh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